【八极词语意思是什么】“八极”是一个汉语词汇,常见于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,其含义较为丰富,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分析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八极”多用于形容极远的地方或极端的范围,常与“八荒”连用,表示天地四方、广袤无边的空间。
以下是关于“八极”一词的详细解释与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总结:
一、基本含义
项目 | 内容 |
拼音 | bā jí |
词性 | 名词 |
基本释义 | 1. 古代指极远的地方;2. 泛指四方、天下;3. 在某些语境中,也可表示极致、极限。 |
二、来源与出处
“八极”一词最早见于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九野之广,有八极之门。”这里的“八极”指的是天地之间的八个方向,象征着世界的广阔。后世文人常用“八极”来表达对空间、时间或境界的极致追求。
三、常见用法及例子
用法 | 举例 | 解释 |
表示极远之地 | “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可汗问所欲,木兰不用尚书郎,愿驰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”(《木兰诗》) | 虽未直接出现“八极”,但“万里”、“关山”等词与“八极”有相似意象,表示遥远之地。 |
表示极限、极致 | “八极之外,更有八极。” | 强调空间的无限延伸,也隐喻思想或境界的无限可能。 |
文学修辞 | “八极风尘,四海波涛。” | 用于描绘宏大场景,增强语言气势。 |
四、现代使用情况
在现代汉语中,“八极”已较少单独使用,更多作为文化符号出现在诗词、书法、绘画等艺术形式中,或用于命名地名、品牌等,如“八极拳”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流派,强调刚猛有力、短打近身。
五、总结
“八极”一词源自古代,主要用来表示极远之处或天地四方,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。在现代语境中,虽不常见,但仍保留其象征意义,常用于文学、艺术及传统文化领域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八极”不仅是地理概念,更承载了古人对世界、人生和宇宙的理解与想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