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把栏杆拍遍为什么叫把栏杆拍遍】“把栏杆拍遍”这个词语看似奇怪,但其实它来源于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。原句是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”这句话表达的是词人内心极度的愤懑与孤独,他手握长剑(吴钩),却无处施展抱负,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拍打栏杆,发泄内心的不平。
因此,“把栏杆拍遍”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描写,更是一种情绪的象征,代表着一种无法排遣的忧愤、壮志难酬的无奈以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。
一、
“把栏杆拍遍”这一说法源自辛弃疾的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,原句为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”。这里的“栏杆拍遍”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因壮志未酬而产生的强烈情绪波动,通过反复拍打栏杆来宣泄内心的苦闷和不满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把栏杆拍遍”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心中充满愤懑、无奈或激动,却找不到合适的出口,只能通过一些激烈的行为来发泄情绪。这种表达方式既有文学色彩,也有现实意义。
二、表格说明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 |
原文 | 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” |
含义 | 表达壮志难酬、愤懑无奈的情绪 |
拍栏杆的象征意义 | 代表情绪的激烈宣泄和内心的孤独 |
现代用法 | 形容人因情绪激动或不满而做出激烈行为 |
文学价值 | 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和历史背景 |
情感基调 | 悲凉、激昂、孤独、无奈 |
三、结语
“把栏杆拍遍”不仅是一句诗词中的描写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情怀的一种深刻表达。它让我们看到,在历史的长河中,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经历过类似的困境,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因此更加丰富和动人。今天,当我们听到“把栏杆拍遍”时,不只是在读一句诗,更是在感受一段历史、一种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