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两句三年得的下一句是什么】“两句三年得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诗名句,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《题诗后》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。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完整含义,本文将通过加表格的形式,清晰展示其出处、全文内容及意义。
一、
“两句三年得”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《题诗后》,全诗如下:
> 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。
> 知音如不赏,作废也何妨。
这首诗是贾岛在创作过程中,反复推敲诗句,最终写出两句佳句,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。他感叹自己苦心孤诣地打磨诗句,却无人欣赏,于是发出“作废也何妨”的感慨。
其中,“两句三年得”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,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作品质量的高度重视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原文 | 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。知音如不赏,作废也何妨。 |
出处 | 唐代·贾岛《题诗后》 |
作者 | 贾岛(唐代著名诗人,以苦吟著称) |
诗句意思 | 两句诗花费了三年时间才写成,吟诵时感动得流泪;若没有知音欣赏,写出来也没用。 |
表达情感 | 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孤独感,体现文人的高洁情操与自我坚持。 |
文学价值 | 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语言精炼、意境深远的追求,是“苦吟诗派”的代表之作。 |
三、结语
“两句三年得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,体现了古人对文学艺术的敬畏与热爱。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,这种“慢工出细活”的态度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。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背景与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