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行业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不见泰山成语故事出处释义

2025-09-29 17:54:03

问题描述:

不见泰山成语故事出处释义,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9 17:54:03

不见泰山成语故事出处释义】“不见泰山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目光短浅、缺乏远见,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或局部的情况,而忽略了整体或长远的局势。这个成语虽然看似简单,但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。

一、成语出处

“不见泰山”最早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下》:

> “不见泰山,而以为山小;不见江海,而以为水浅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一个人没有见过泰山,就会觉得山很小;没有见过江海,就会觉得水很浅。这说明人的见识有限,容易以偏概全,缺乏对事物全面的认识。

后来,“不见泰山”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,用来比喻人目光短浅,看不到大局,只关注眼前的小利或局部情况。

二、成语释义

项目 内容
成语 不见泰山
拼音 bù jiàn tài shān
释义 比喻人目光短浅,缺乏远见,只看眼前利益,忽略整体或长远的局势。
出处 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不见泰山,而以为山小;不见江海,而以为水浅。”
用法 多用于批评人眼界狭窄、缺乏战略眼光。
近义词 目光短浅、鼠目寸光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
反义词 高瞻远瞩、深谋远虑、高屋建瓴

三、成语使用示例

1. 他只顾眼前的利润,完全不考虑公司长远发展,真是不见泰山。

2. 如果我们不能跳出局部来看问题,就容易犯不见泰山的错误。

3. 有些人做事只图一时之快,却不知后果严重,简直是不见泰山。

四、总结

“不见泰山”这一成语源自古代经典《孟子》,强调了人的认知局限性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,要具备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,避免因视野狭窄而做出错误判断。在现代社会中,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管理,都应注重提升自身的格局与眼界,避免陷入“不见泰山”的误区。

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,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