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经地义什么意思】“天经地义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些道理或行为是合乎自然、社会规律的,具有不可动摇的正当性和合理性。它强调的是某种观念或做法在道德、伦理或法律层面的正当性与必然性。
一、
“天经地义”出自《左传》,原意是指天地间永恒不变的道理,后引申为符合自然法则和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些事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、不容置疑的。
在现代使用中,“天经地义”多用于表达对某种行为、制度或理念的认可,认为它们是正义、合理且必须遵守的。但有时也带有讽刺意味,指某些人将不合理的事情当作理所当然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天经地义 |
拼音 | tiān jīng dì yì |
出处 |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。” |
基本释义 | 形容事物合乎自然和社会的常规,具有不可动摇的正当性。 |
引申含义 | 合理、正当、理所当然;也可用于讽刺不合理之事被视作必然。 |
使用场景 | 用于肯定某种行为、制度或观点的正当性;也可用于批评某些人盲目接受不合理现象。 |
近义词 | 理所当然、顺理成章、天命所归 |
反义词 | 荒谬绝伦、无理取闹、不合情理 |
例句 | 1. 尊老爱幼是天经地义的事。 2. 在他看来,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简直是天经地义。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“天经地义”,需注意语境。若用于正面评价,可增强说服力;若用于反讽,则需结合上下文,避免误解。同时,应尽量避免过度使用,以免显得生硬或缺乏新意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“天经地义”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