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元宵节还叫什么节日】元宵节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。除了“元宵节”这个名称外,它还有许多别称和俗称,这些名字反映了不同地域、文化背景下的称呼习惯。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总结元宵节的其他叫法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元宵节的其他名称总结
1. 上元节
元宵节最早被称为“上元节”,源于道教的“三元”之说:正月十五为“上元”,七月十五为“中元”,十月十五为“下元”。因此,“上元节”是元宵节的正式古称。
2. 灯节
因为元宵节有赏花灯、猜灯谜的传统习俗,所以也被称为“灯节”。
3. 小年
在某些地区,尤其是南方,人们将正月十五称为“小年”,与腊月二十三的“大年”相对应。
4. 元夕
“元夕”是古代对正月十五的另一种称呼,出自《东京梦华录》等古籍,多用于文人诗词中。
5. 汤圆节
由于元宵节吃汤圆(或称元宵)的习俗,部分地区也将其称为“汤圆节”。
6. 正月十五
这是最直接的日期称呼,指农历正月的第十五天。
7. 灯会节
在一些地方,元宵节期间会举办大型灯会,因此也被称为“灯会节”。
8. 团圆节
虽然中秋节才是主要的团圆节日,但在一些地区,元宵节也被赋予了团圆的意义,尤其在家庭团聚时。
二、元宵节别称一览表
名称 | 来源/含义 | 备注 |
上元节 | 道教“三元”之一,正月十五 | 古代正式名称 |
灯节 | 因赏灯、猜灯谜习俗而得名 | 最常见民间称呼 |
小年 | 某些地区称其为“小年” | 与腊月二十三“大年”相对 |
元夕 | 古代文献中的称谓 | 文人常用,如“元夕佳节” |
汤圆节 | 因吃汤圆习俗而得名 | 南方地区较为常见 |
正月十五 | 农历日期直接称呼 | 最基础的日期名称 |
灯会节 | 因灯会活动而得名 | 一些城市有大型灯会活动 |
团圆节 | 家庭团聚意义 | 部分地区赋予的象征意义 |
三、结语
元宵节虽然名称多样,但其核心文化内涵始终围绕着团圆、祈福、赏灯和吃汤圆等传统习俗展开。了解这些不同的称呼,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一节日,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性。